教研现场|基于课标 创造性使用教材与资源

发布时间:2023-05-24

       5月18日,上城区中小学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区教研活动在杭州市娃哈哈小学举行。本次教研围绕“基于课标的教材应用”的主题,呈现课堂观摩、参赛故事和课例报告三个部分的内容。

       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的同课异构

       杭州市娃哈哈小学韩一舟老师和杭州市笕桥花园小学吕玲艳带来了两堂精彩的同课异构《开拓创新的民营经济》。

       课堂展示

       《开拓创新的民营经济》

       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韩一舟老师选择了历史悠久且家喻户晓的张小泉作为主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从视频资料、文字资料中汲取信息,了解张小泉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因,再通过合作探究、为张小泉“断刀危机”支招这一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浙江的民营经济、感悟浙江的四千精神,激发建设浙江的使命感。

       《开拓创新的民营经济》

       杭州市笕桥花园小学 吕玲艳老师引导学生走近万事利集团,通过观看视频填写时间轴的方式,探索其发展历程,提取成功经验。接下来,学生们尝试运用这些经验替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建议,分析浙江经济发展数据背后的原因,从中体会浙商精神,感受浙江民营经济的生机勃勃。

       参赛故事

       《课标引领 奏响乡音》

       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周丹老师以《课标引领 奏响乡音》为题,分享了参加杭州市地方课程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经历。背后的团队故事很好地阐述了“最强的智是众智,最大的力是合力”这句话的含义。课标就是设计每一节课的定海神针,引领着课程设计。周老师的《水乡古镇》课堂,从地域维度、时间维度、方法维度三方联结,在学法上“转、构、用、荐”,让学生在找旅游路线亮点时了解古镇特色,在创旅游路线时为塘栖古镇走向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创新课本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浙江精神,根植浙江情怀,肩负建设责任,奏响乡音旋律。

       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报告

       七下《非遗保护公益行》的课例分析

       杭州市开元中学 史桂丽老师从主题分析、指导设计、课内指导、实践反思四个板块出发,分享了七年级《非遗保护公益行》课例实施。她提出,教材是选题库,教材是提示库,教材是资料库,教材是工具库。教师应该依据目标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要结合具体的项目,对各个阶段进行通盘考虑,整合使用教材内容。同时,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实践指导要遵循规律,以推动学生的实践为核心,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和创新意识。

       八上《研学博物馆》的课例分析

       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 周娟娟老师进行了八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博物馆》的课例分享。她从主题分析、指导设计、实践反思和大家解析了教材编排的特点,分享了利用教材开展主题活动的实施经验。课例实施中,学生在研学博物馆的主题活动中围绕主题设计勾连了多个博物馆的研学线路,通过论证完善研学方案,运用观察、体验和访谈等多种方法,形成研学成果报告,多角度欣赏博物馆馆藏文物,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她也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3个建议:1.关注统筹规划,做好整体设计。2.注重生成问题,及时指导方法。3.搭建展示平台,宣传研究成果。

       活动总结

       上城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 蒋敏老师做活动总结。她从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教材呈现、内容重组三个方面为在场教师讲解了如何用教材,指明了教师用教材的起点和策略,让在场的教师对创造性使用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更明确的方向。

       本次教研活动体现了跨学科、跨学段的实证思路,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上城教师将怀揣对教育的美好憧憬,留下最美的足迹。


浏览量: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