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赴上城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专项调研

发布时间:2023-04-20

       为推进浙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进程,做好省级课程资源开发,推进各地课例研究深入有效地开展,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于4月17日赴杭州市上城区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专项调研。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方凌雁老师带领由部分地市、区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在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展开了为期一天的调研活动。

       上午,杭州市上城区课程常态化实施团队的经验分享由上城区教育学院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蒋敏主持,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虞大明校长向全体来宾表达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规划,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顶层思考。

一、以“标”导学的课例研讨

       本次课例研讨活动围绕“理想的综合实践课程课内指导课”展开观察和研讨。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杜绿英老师和303班的学生共同展示了《传统游戏嗨翻天》的主题生成课,廖鸣初老师和504班的学生展示了《校园创意设计》的方案设计指导课。调研组老师则分组围绕课时目标设计、教师驱动型问题、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支架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组织、跨学科研究性学习落实等问题展开课堂观察记录和诊断分析。之后,结合本次观察诊断信息,两位开课老师做了反思分析。

二、以校为本的课程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校本实施的国家必修课程。围绕以校文本的课程规划怎么做,课程管理怎么开展,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黄燕副校长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做了介绍。对标义务教育新方案、新课标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新世纪经历了“课程设置动起来,教材教参上起来,综合实践教师学起来,全校教师研起来”四个实践阶段,保证了这一课程的规范实施。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建设了5个校级微型博物馆和18个班级博物馆,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索提供了更多场地和可能。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蒋韵老师以《杭师附小的综合实践活动之旅》为题,分享了学校“3+X”为核心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资源库的实践。

       围绕两所学校的课程规划方案和实施经验,调研组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为题,引导大家展开研讨。杭州市的俞丽萍、金华市的康伟平等资深教研员做了点评引导。研讨中,大家进一步达成共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要处理好和学科课程、学校活动之间的关系,不能以学校活动、学科实践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不能割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课例汇报,互动答疑

       下午,省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课例研究团队的核心组成员,按照一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的顺序依次上台汇报工作进度,并就主题分析、基本思路、活动目标、活动指导重难点分析和活动时间预设五个板块内容展开分享。大家就各课例小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问题研讨和对策讨论。

       本次研训活动旨在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通过课例展示、学校汇报、问题研讨等形式探讨我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难点问题和解决对策。正如方凌雁老师在总结中提到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动态开放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更强调的是在地方指导下的以校为本。学校课程实施质量需在两方面着力,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能结合学校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有效管理课程;二是用好省级课程资源。用好省级课程教材资源、课时保障、提高课内指导课质量,是学校规范落实国家、省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关键。

       每一次调研,是问题解决的新起点。学校只有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才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教师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在于真切地把理念体现在具体的指导行为上;教研员们需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支持课程有质量的实施。“双新”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浏览量:184